「夢想」是一個簡單卻又很難回答的事情,十幾二十歲的人可以很狂傲的談理想抱負,當一過四十歲之後,這二個字卻像是盡量不要提的禁忌一樣,問自己覺得慚愧,問別人更覺得尷尬,本來歡樂的氣氛,會因為這個問題而立刻降到冰點。



有些人的夢想數十年如一日;有些人的夢想如天頂的月亮,初一十五不一樣。這裡沒有好壞之分,但如果彼此有緣在一起,卻有著不同的人生方向,那就會在生命中產生拉扯的作用,就像水能夠產生力量,是因為它的方向是一致的。對一個團隊領導者而言,有必要了解每一個人的夢想為何?必須要隨時溝通好團隊的目標與個人的願景,因為夢想的畫面不同,驅動熱情的方式就不會一樣。



孔子是最懂得因材施教的人,有一次顏淵、子路在孔子身邊,孔子便對二人說:「何不來談談個人的志向呢?」這時子路回答:「我願意把我的車、馬、衣服和質地好的輕裘,與朋友共享,即使用壞了,也不會在意。」顏淵接著說:「我願意不誇大自己的長處,不張揚自己的功勞。」子路問:「我也想聽聽夫子的志向?」孔子回答:「我希望這個社會的老人家能得到奉養安樂,要使朋友間能彼此信任,要讓年輕人得到良好的教育。」這是出自論語的故事,看出一個人的個性就主宰著他的志向。子路重朋友、重義氣、喜歡衝鋒跑第一,當立委的選民服務一定做得好,即使到了立法院需要動手動腳,其功夫肯定足以上頭版。顏淵就內歛許多,作風低調,從貧困出身,不重視榮華富貴,學問一流,這種人可以當中央研究院院長。而孔子的志向是眾生,閣揆的位子非他莫屬。當孔子了解每一個人的志向後,所有的對話就成了明師的「點化」,而且對每一個人的力道、路數都會有所差異。



有一次在大陸上課,我也和學員聊起了夢想,因為當時有些新聞是和夢想有關的,第81屆奧斯卡獎最佳女主角得主凱特 温絲蕾就是為人父母在教育孩子時一個很好的例子。她在演「鐵達尼號」時,覺得還是被愛情故事包裝的女演員,而且還肉肉的,直到這部得獎片【為愛朗讀】,凱特 温絲蕾飾演一個熟女,與十多歲的男主角有一段畸戀,她的演技讓人看到一個好演員對一個角色掌握的精準,沉穩的面容裡有著如熾火般的情慾,驚世駭俗的曖昧關係竟然變得合理又帶著些高貴。對於凱特 温絲蕾的演技,我百分之百的臣服。



在奧斯卡頒獎典禮上,她手握著這個人人稱羨的獎杯,並且告訴現場所有的人,如果以為她上台致辭的內容是最近才準備的話,那就大錯特錯了,因為在8歲時,她在浴室裡洗澡,便拿洗髮精的瓶子做為奧斯卡獎杯,不斷的獨自練習要說的話、要感謝的人,那就是夢想開始的地方。因為這個幼時的畫面,讓她不斷的超越自己,在經6次提名後,終於如願成真,也造就了一個洗髮精瓶子的神奇魔力。



另一位是近來最夯的台灣導演魏德聖,一部【海角七號】造就了全台3.5億的超高票房,他是台南人,小時候成績平平,沒有得過一張獎狀,不過喜歡模仿他人為樂,這種特殊的觀察能力,對一個導演的養成很有幫助。更令人訝異的是他的學歷是遠東工專機械科,和電影專業隔了十萬八千里,只因為一位當兵的同袍對電影很狂熱,遂被其影響相約退伍後以電影為業。



魏德聖從小助理開始幹起,卻逢國片低迷,那位同袍離開了電影圈,而他卻越幹越有興趣,因為電影帶給了他從所未有的吸引力與生命的豐富。經過多年的磨練,他在四十歲那年以【海角七號】的劇本得到新聞局的500萬輔導金,可是他卻要用5000萬的資金來拍,這個夢想讓他不惜賭上個人的信用及房子,籌措了3000萬元開拍,拍攝到後期,資金又再次告急,魏導不斷的對外借款,在艱苦中終於完成了這部可以在台灣電影史上留名的電影。想起當時缺錢的窘境,魏德聖說了一句來自生命的體會:「給人一個夢想,他就可以忍受許多狗屁倒灶的事情。」



不論是導演或演員,當站在頒獎台時,總會激動的感謝一些一路走來相扶持的人,這讓我們也相信,任何人夢想的實現都無法靠自己獨立完成,而是要靠一個團隊,最好的團隊是每一個人都可以幫助對方實現夢想。如果你是一個領導人,你應該去了解每一個人工作與人生的夢想為何?我們在聚會中應該要來談談每個人夢想的進度,你必須要將這些細節記在自己的學習筆記裡,必須要為這些成員搜集有關他們夢想的資訊,必須要鼓勵團隊成員只要努力前進,夢想就會一步一步與你靠近。而所有的溝通都可以從「子盍言爾志」開始,一杯草本茶、一首輕鬆的樂曲、幾塊手工烘焙的餅乾,就可以讓我們啟動改變生命的方程式。



分享是需要勇氣的,而分享的過程中,我們會強化自己的心力,可以更容易找到一些夢想實現所需要的助力,即使在過程中會遇到險阻,也不會因此而停下腳步。你的夢想是什麼?聽聽自己的聲音,也聽聽別人心中那份熱切的渴望。


 

有沒有那種感覺,當和朋友在一起時,除了聊聊以前曾經發生的回憶,這是最開心的,可是聊到最後話題就少了,什麼樣的話題可以一直無窮盡的聊下去,那就是夢想,談起夢想可以天南地北無限制,因為有夢最美,希望相隨。所以今天,說說你的夢想,不要因為年紀大而覺得聊夢想很慚愧,沒有夢想的人,人生如同槁木死灰,了無生趣。感恩我遇到老師,總是隨時提醒我的夢想,雖然在舒適區很自在,但是,老師提醒我還可以做更多的事情,除了自己好,有沒有辦法幫助別人一起好,這是我的夢想,也願每個朋友都能擁有屬於自己的夢想。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joh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