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民眾感冒不舒服任意飲用感冒糖漿的習慣嚴重,消基會今早公布一份調查結果,日前針對市面上10種感冒糖漿抽檢,竟然有9成藥品警語標示印製在內盒幾乎讓民眾無法清楚看見,長期加上過量飲用易造成肝、腎衰竭及低血鉀等傷害,消基會董事長謝天仁表示:「國人敗腎、洗腎機率高,感冒糖漿過量飲用是很大的問題,主管機關應該正視問題的嚴重性,加強規範與稽核。」


根據國際醫藥服務公司曾經統計台灣每年感冒糖漿銷售約15 億元,若每瓶單價20元計算,等於國人1天至少喝掉21萬瓶。


消基會秘書長黃鈺生表示:「感冒糖漿是指示用藥,一次飲用只能10c.c.,但是有的消費者1次喝掉1瓶,甚至照三餐睡前飲用,就是因為廣告及藥品盒裝上根本沒有附加上警語和使用成分、飲用過多會造成什麼副作用,讓民眾以為甜的好喝又治病,其實感冒糖漿內含有乙醯胺酚、抗組織胺及咖啡因的含量,一旦喝過量不但會成癮,甚至嚴重會造成洗腎等結果。」


目前根據藥事法第75條規定,感冒糖漿為指示藥品應標示服用警語及其他注意事項。


這次消基會抽檢結果,「舒可感冒糖漿」未標示副作用禁忌及注意事項,「克風邪感冒糖漿」及「抗痛寧感冒糖漿」未標示批號,而「玉將一陣風」未標示副作用,將依照藥事法處3萬元以上15萬元以下罰鍰。


另外有9成的感冒糖漿雖然有標示警語,但卻幾乎一律印製在內盒讓民眾根本看不見,謝天仁說:「既然叫警語,就應該清楚標示讓人看得到,有的廣告打著『喝30冬照樣勇健』,感覺好像糖漿一點危險性都沒有,真的生病,就要該要看醫生才對。」


新竹國泰醫院急診科醫師趙凱也表示,台灣醫療資源分配不均在山區、鄉間、海邊的果農、漁民及工人一旦生病沒有醫院治療,都得靠藥局老闆指示用藥,若感冒糖漿上的警語標示不清,易造成長期飲用過量,甚至有的心臟病、高血壓、糖尿病等慢性病患者有長期吃藥,兩者交互作用恐造成血糖過高、嗜睡、精神恍惚形成意外,因此這三種高風險族群最好不要飲用。














衛生署:將評估成藥警語標示


對於消基會的批評,衛生署中午回應表示,今年將委外學者進行成藥警語標示的評估,蒐集目前歐美日等先進國家對於綜合感冒劑的警語及注意事項最新規定,重新評估市售綜合感冒劑的標示,以保障消費者用藥安全。


衛生署食品藥物管理局藥品組科長戴雪詠表示,依規定,目前被列為「指示藥品審查基準綜合感冒劑」必須依照規定刊印品項、警語及注意事項,至於外包裝標示方面,受限於面積,則可擇一刊登。


戴雪詠強調,依據藥事法規定,廠商可視情況選擇於藥品標籤、仿單或外盒中刊載。消費者在購買前如對產品的使用有疑慮,可先主動詢問醫藥專業人員,以獲得完整之用藥資訊。


北市衛生局:會不定期抽驗


針對消基會抽驗發現大多數市售感冒糖漿的警語均放在內盒,民眾不易察覺一事,台北市衛生局藥物食品管理處長姜郁美指出,民眾購服時,最好做好自主管理,仔細看清楚。


台北市衛生局不會針對警語是否放置得宜而進行稽查,但會不定期抽驗外包裝擅自變更,或藥物品質出現異常的成藥,以維民眾用藥安全。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joh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