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胖是全民公敵,全民瘋減肥!有部分民眾認為吃米飯會胖,刻意不吃,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家庭醫學科主治醫師林文元指出,其實減肥者什麼都可以吃,重點在攝取食物的分量與熱量是否控制得宜,米飯其實並不是肥胖的來源。農糧署與醫療系統展開合作,透過醫師營養師以各種方式教育民眾,破除吃飯會胖的迷思。


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和長榮桂冠酒店共同研發5道米食料理,熱量最低的「紫米紅豆甜湯」僅104.8大卡,最高的「荷葉雜糧飯」約367.6大卡。(農糧署提供)


林文元指出,西化飲食固然提供多元選擇,隱藏的熱量卻不容小覷,很多人在減肥期間,刻意避開米飯,改以其他碳水化合物當主食,不料體重竟然往上增加。林文元表示,他曾以BMI值大於25、年齡介於25~30之間的過重女性為研究對象,讓她們連續6個星期都吃米飯,並配合低卡飲食進行觀察,結果發現反而能控制體重。
中國附醫肥胖防治暨運動中心營養師李佩蓉表示,一般白米在烹煮前只被去除米糠層,頂多再磨去胚芽,加工程序少,平均每100公克白米飯熱量約183大卡;但麵包卻是小麥磨成粉後,再加入雞蛋、糖等材料烘焙而成,熱量相對較高,平均每100公克白吐司的熱量約299大卡。比較之下,白米的熱量較低、易有飽足感,更有利於體重控制。


長榮桂冠酒店主廚白宜平示範的五道料理,分別為什錦野菇飯、荷葉雜糧飯、五榖臘味鬆、紫米奶酪、紫米紅豆湯,取材全是道地台灣米。李佩蓉指出,這些料理每分熱量最低的只有100卡出頭,最高的甚至不到400卡。


農委會農糧署陳建斌副署長表示,台灣曾是稻米王國,但現今台灣人口味丕變,吃飯反而退了流行,農夫種稻意願低落,農村永續發展岌岌可危,如果能灌輸國人觀念,正確認識米食,從而恢復以米為主食的習慣。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joh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