膝蓋受損是許許多多登山客最容易產生的後遺症,


也是許許多多登山客後期不得不減少登山量的問題。


當膝蓋軟骨磨損後,在天候變冷時,膝蓋就很容易產生痠痛的感覺,如果在山下,只有冬天跟下雨天會痠痛,但到了山上,只要晚上溫度下降,膝蓋就會痠痛。


個人登山多年,許許多多同伴先後都出現了膝蓋痠痛的問題,甚至於連後生晚輩都出現了膝蓋痠痛的問題,然而個人至今尚未有此問題,因此個人對於膝蓋保護的一些方式應該是有發揮些許功效的。


現在就個人登山時膝蓋的保護方式,說明一下個人的處理方式。


減少震動


減少震動是保護膝蓋最基本的方式,如果劇烈的震動或過度的震動,對膝蓋來說都是一種過度的負擔,當負擔到了膝蓋無法忍受時,膝蓋的軟骨就會慢慢磨損,軟骨磨損到一定程度後,膝蓋就容易因天候變化導致痠痛。


籃球選手是最明顯劇烈震動導致傷害膝蓋的例子,由於需要急跑急停,急停會導致瞬間劇烈震動,對於膝蓋軟骨的磨損是相當大的傷害,可以見到許許多多籃球選手更換人工膝蓋軟骨的情形,主要原因就是在這裡。


長跑選手也是一樣,由於長期的震動,膝蓋未能充分的休息,膝蓋軟骨自然會被磨損。鑒於這兩種選手的問題,登山時減少膝蓋的劇烈震動及過度震動是相當必要的。


每走一段路就休息一下,主要就是避免膝蓋過度的震動,畢竟多了背包的重量,對於膝蓋的傷害比沒背背包時多了許多,因此就算是慢慢走,膝蓋還是容易超出負荷的所以一定得適度地讓膝蓋休息,才不會因為過度負荷而導致膝蓋軟骨磨損。


下坡方式


當下坡坡度平緩時,下坡所導致的震動比較小,對膝蓋比較不會造成多大傷害。然而下坡時比較不費力,所以很多人持續走不休息,容易造成膝蓋過度的震動,就容易造成膝蓋軟骨的磨損;因此,不論是否會覺得疲倦,還是該適度的休息。此外,有些人下坡會用小跑步方式下坡,那更是不可取,那樣劇烈的震動對膝蓋的傷害是更大的。


當下坡坡度陡峭時,每步下一步都會產生劇烈的震動,對於膝蓋的傷害遠遠超過緩下坡時;因此,陡下坡如何避免劇烈震動就成了保護膝蓋最重要的關鍵。


通常來說,在陡下坡時,身體重心需放在未移動的腳,讓移動的腳盡量沒負擔,當移動的腳踏穩後,才能將重心放上去,如此就不會造成身體重量壓在移動的腳上,讓腳在踏到地上時造成膝蓋劇烈的震動。


在將近垂直的岩壁,下坡時不可用跳的,應當進可能讓腳接近地上時,再慢慢將腳放下去,如此將可減少膝蓋劇烈的震動。


此外,有時候用手扶一下地上、岩壁或樹枝,讓身體重心轉移些在手上,也可以減少膝蓋的劇烈震動。


裝備使用


使用裝備來保護膝蓋也是一種不錯的方式。登山杖的使用就是用來保護膝蓋最好的一種方式,藉由登山杖將身體重心一部分轉移,可以讓膝蓋承受的重量減少些,對於膝蓋就比較不會有劇烈震動的問題,對於膝蓋軟骨的磨損也會少些。上坡時,藉由登山杖的出力,也可以減少腳的出力,對於腳的負擔也會減少,或多或少也可以減少膝蓋軟骨的磨損。


護膝的使用主要是穩固膝蓋四周,減少膝蓋的震動,對於保護膝蓋或多或少有幫助。
對於膝蓋軟骨已經受損的人,使用護膝更是重要,一方面可以減少膝蓋的震動,另一方面對於膝蓋有保暖作用,可以減少膝蓋痠痛的感覺。


膝蓋的保護其實沒多大原則,主要就是減少劇烈震動及過度震動。在膝蓋超出負荷後,劇烈震動是一瞬間磨損膝蓋軟骨的,而過度震動是慢慢磨損軟骨的,因此,這兩者一定要避免。


登山杖及護膝的使用,是因人而異的問題,用是最好的,才能好好保護膝蓋,然而不用卻也不見得無法好好保護膝蓋,只要能減少膝蓋過度震動及避免膝蓋劇烈震動,膝蓋還是可以好好保護的。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joh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