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破障礙:「一.三.五法則」 最後,我想再大略介紹幾個運用數字的法則。


這幾個法則都可以運用在組織經營或客戶關係管理上。


「一.三.五法則」,是企業日漸成長、規模日漸擴大時適用的法則。


這個法則要說明的是,營業額或員工人數不會以一定的速度增加,只要有某種程度的成長,


就一定會呈現持平狀態,如果能超越這個持平狀態,就會看到下一個局面。


而這個持平狀態,是以一、三、五這樣的等級出現。


以存錢為例,如果想存錢,一下子要從零元存到一百萬日元是相當困難的,


但是一旦達到一百萬,要存到三百萬就變得相對輕鬆。


而到了三百萬元,雖然會一度停滯不前,但是只要能夠稍微調整態勢,


便能一口氣衝上去,將儲蓄金額變成五百萬。


同樣地,公司的營業額也有一億、三億、五億這三個決勝點的說法。


營業額一旦達到五億,下一個目標就應該鎖定十億。


為了不讓營業額停滯在七億、八億,有必要重新調整組織。


這個法則也適用於員工的年資。一旦做超過一年,接下來就是第三年可能會有變化,


若能克服,接下來就是第五年了。甚至用一個月、三個月、五個月來判斷所有的事。


讓組織維持在五十人以下:「組織就是一部巴士法則」


所謂的「組織就是一部巴士法則」,是指一部巴士能夠搭乘的人數,


就是一個組織最佳的管理人數。


一部巴士可以搭乘的人數最多就是五十到六十人。


也就是說,以一個組織來看,能夠管理的人數的最上限,就是五十人左右。


這個法則是經營管理的基本概念,很多企業在經營時,會讓一個單位最多不超過五十人。


假設部門員工超過百人,最好畫分成兩個單元,由不同的人管理。


不久前,我幫一家公司進行組織重整,這家公司有一百多人,原本分成三個部門,


其中一個是超過五十人的大部門,我把它們都調整到五十人以下,


而這個煥然一新的管理團隊,果然運作得很順利。


交涉的奧秘:「六:四法則」


商場上也有以對方為六、自己是四這樣的比率做讓步的「交涉六:四法則」。


這個法則說明的是,不是要對方把自己提出的條件統統吞下去,


而是自己要讓步四成,讓事情有所轉圜,找到妥協點。


舉個例子,假設向合作對象說「我們的預算被刪減了百分之五,


所以想拜託你們也設法減少百分之五的金額」,這種說法,完全只站在自己的立場考量,如果勉強對方一定要吞下這條件,不但關係會惡化,彼此之間也會有心結,將來生意很難繼續做下去。


所以,用四成由自己公司吸收的方式。


「我們的預算被刪減百分之五了。百分之二,我們這邊會努力吸收,


不知道貴社可不可以減少百分之三的金額呢?」


如此一來,給對方的印象就截然不同。


說到交涉,一般給人家的印象就是怎麼樣讓自己有利,怎麼樣讓對方把自己提出的條件吞下去。


但是,只顧及自己不管別人死活,是無法長久維持良好關係的。


從完全沒有想法時可以運用的法則,到可以在藍契斯特理論裡找到被印證的法則,


腦海裡存放的法則越多,思考問題時命中「問題核心」的機率就越大。


因為當你在思考如何拓展事業、構思企畫案或提升業績時,


存放在腦子這個百寶箱裡的法則,都會即時為你找到「出口」。


此外,就像用「二:八」來考量事情,就知道做什麼樣的決策;鎖定「百分之二十六點一」


這個目標,就知道該採取什麼樣的行動等等,只要使用數字,在琢磨策略時,就能具體地思考。


閱讀時如果發現到類似的法則,且覺得該法則具有說服力時,


請務必有意識地把該數字記下來,留在腦海裡。


POINT


把法則記在腦海裡,讓自己手中握有更多接近問題核心的方法。@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joh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