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沒有一家台灣的設計公司像浩漢一樣,可以利用電腦管理創意,並成為許多國際大廠的化妝師……


有哪家年營業額不過兩億元的公司,卻敢同時間接下包括摩托羅拉、宏碁、捷安特、海爾等在各個產業稱霸的公司的訂單?答案是浩漢設計,台灣規模最大的設計公司。


一家十六年的小老弟,有何能耐與這些老大哥做生意?


走進台北汐止的企業總部,如走進藝術博物館般,長廊兩側在鹵素燈輝映下,設計輕巧、用色大膽的3C產品靜躺在陳列室內。盡頭的總經理辦公室,陳文龍正仔細盯著牆上的液晶螢幕,弔詭的是螢幕上與桌上全是財務報表,不見設計圖,「這是我們目前所有員工的績效,你看第一名的設計師一天的產值可以有一萬元。」隨即他又看了最後一名的產值,然後搖頭嘀咕要找主管來談談。


 


「我是設計師,但我每天都看財報和管理流程。」他說,做設計一定要懂管理,否則只會做令人「哇……」的設計工藝,在台灣鐵定活不下去。


 


導入製造業流程 老闆看財報管理工業設計


 


「浩漢厲害的地方是能夠把製造業的邏輯搬到工業設計。」明基數位時尚設計中心總監王千睿表示。台灣單就創意設計這部分水準絕對比不上義大利,但浩漢加進製造業強調的流程與效率,就具有競爭力。


 


舉例,要做一張椅子,若只看設計,訂單絕對被國外搶走,但是浩漢卻能提供客戶除設計外,還包括模型生產、模具開發與大量生產,甚至組裝等「one stop shopping(一次購足)」的功能。「這部分連國外也比不上,可說是台灣獨創的模式。」王千睿註解。


 


在傳統製造業,垂直整合簡直家常便飯。但就設計業來看,這個產業的翹楚多半以設計出「典範」為職志,因此量少質精,多半不會大量接單,更遑論替客戶找下游廠商;但是浩漢卻能夠打破傳統模式,在強調標準化的流程上,要求最多訂單又訴求創意。


 


浩漢去年的獲利為一千六百萬,毛利率二五%,快速又能同時接四十個以上的訂單是浩漢的競爭能耐。浩漢設計人員共有一百人,最頂尖的主任設計師手邊有十項產品同時在進行。


 


「設計也要TQC(全面品質管理)。」陳文龍說,要如何在一星期內快速設計出產品,全來自一套知識管理平台。


 


在公司的產品資料庫內,目前共有三百種以上的產品類別。舉例當需要設計一個新手機時,就會立刻在電腦上排出到計畫完成為止各個流程的時間與參與人員。


 


和製造業的流程相似,每階段負責的人不同。畫草圖與做模型分開負責,因此畫草圖的就只負責好幾個專案的草圖,熟能生巧。而每個流程的進度都會回覆到專案經理,以便掌控進度。


 


設計也有標準作業程序 從拇指碟到汽車都能設計


 


設計師除了組成工作團隊外,第一時間透過資料庫叫出過去公司設計過的所有手機外型,以及所謂的「技術資料」。在這個技術資料裡,嚴格規定如手機螢幕離機殼最短距離、顏色和材質的搭配規定等,少說有五十項以上,這些技術資料可以幫助一個沒設計過手機的設計師在初次設計時,就得知有哪些規則一定要遵守和避免,出錯的機會越少,效率自然提高。


 


迥異於一般設計公司自由的發想,浩漢的創意必須建構在這些規定之上才能實施。因此一般設計公司的know-how都存在設計師個人,但浩漢卻能把設計技巧化為SOP(標準作業程序)存回公司,即便設計師離開也不怕出現斷層。


 


然而浩漢並非一開始就導入管理流程。時間回到一九九三年,那年浩漢差點被告、關門大吉。和一般設計公司相仿,浩漢強調自由隨性。然而卻在幫一家國外公司設計POS(銷售點情報)系統外型,卻因為沒有流程控管,導致設計師把一個尺寸數字寫錯,到最後開模才發現產品厚度的安全係數不夠,而且產品組裝不起來。


 


客戶知道後,直接找上門拍桌子,「我就一直頭低低說對不起。」陳文龍回憶,對方更不客氣的說「你們根本沒經驗」,甚至威脅告上法院。後來在賠了新台幣百萬元後,那句「沒經驗」的話就像利刃般縈繞在他心中,讓他回想第一次設計機車車罩時,也因為合不起來而重新修改,經驗如果無法累積,事情絕對會一再重演。當下他才想到引進專案流程管理制度,然而當時設計界的朋友都笑他,「設計怎麼可能被規範?」


 


陳文龍卻不這樣認為,如果有機制能反覆檢視,類似錯誤絕對不會再出現。現在,引進管理制度後,每個流程都會有兩個以上的員工負責校對與審核。設計師也不怕尺寸標錯,「因為每個階段銜接的清單都很清楚。」設計總監林炳昕說。


 


除了從製造體悟快速,「幾乎什麼都能設計也是浩漢的特色。」實踐大學工業設計系主任丑宛茹說。能夠累積如此多樣的設計項目,主要來自大、小單都接。「你要魯肉飯還是燕窩,我們都有辦法設計。」陳文龍解釋金額二十萬到一千萬以上、從拇指碟到汽車都能設計。


 


四地接單兩地製造 走設計整合製造的商業模式


 


設計如此的「雜」,得從浩漢的創業背景談起。十六年前,浩漢原是三陽機車裡的設計部門,後來在分割獨立成為集團子公司後,光設計機車不夠養活員工,馬上面臨存活問題。面對不同產業客戶的設計要求,原本只打算設計和交通工具相關的浩漢,拆解機車後發現,其實機車和許多產品設計有共通性。


 


林炳昕就舉例當時有家具業找上門要求設計椅子,從沒設計過椅子的他,一瞥過去設計機車坐墊的圖,靈光一現,原來兩者材質相似。一旦跨入椅子,就可以延伸到其L家具,增加產品別。


 


隨著整個生產移往亞洲,加上亞洲的設計能力已逐步提升,過去歐美設計、亞洲製造的模式,「已經逐漸變成設計與製造全給亞洲。」浩漢設計總監張榮華觀察。而這個模式正是浩漢所擅長的,也是整個亞洲設計公司應該走的商業模式。


 


然而從創意的角度來看,丑宛茹認為一旦台灣的設計公司「製造化」,只會大量生產,對設計不見得是好事。「台灣的PC業很厲害,但是卻做不出一台蘋果的ibook,可以讓人收藏到博物館。」


 


不過浩漢這家走出台灣特色的工業設計公司,如今全球兩百位員工分散於上海、美國、義大利與台灣,逐漸形成四地接單、兩地(大陸與台灣)製造的模式,這卻也是離亞洲遙遠的歐美設計公司無法做到的。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joh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