芒 草 這是一篇隱藏文章。

2010/11/08 14:07

 

芒草又稱菅芒花、菅蓁、芒、萱、萱仔等,生長在向陽開闊的破壞地上,山巔、水媚都可見其蹤影。現在(11~12)看到的大多是白背芒、臺灣芒和高山芒。五節芒要在端五節前後。


◎台灣芒屬植物依據 李瑞宗 博士論文所載(1995)有一種及三變種:

○一、五節芒(Miscanthus floridulus)葉背綠色與其他三種區分,五節芒與其他芒屬植物開花期不同,春末夏初開花。之所以稱「五節」芒是因為其花果期主要在五月節前後(農曆五日節,端午節),故名。


○二、白背芒(Miscanthus sinensis var. glaber)是低海拔分部最廣的種類,它與五節芒區別在於植株葉背為白粉狀綠色開花季節在秋天,陽明山、九份、草嶺古道族群龐大,秋天欣賞芒花一般是指白背芒。


○三、臺灣芒(Miscanthus sinensis var. formosanus)生長在中海拔雲霧帶上下,開花季節一樣在秋天,但花季比白背芒略早,盛花期約在九至十月,其與白背芒、高山芒最大不同點是葉鞘上佈滿毛


○四、高山芒(Miscanthus sinensis var. transmorrisonensis)生長在高海拔(如圖),開花季節在夏末初秋,花季比臺灣芒更早,盛花期約在八月底至九月,高山芒植株比較纖細,花絮也較短,可能是受環境因素影響所致。


◎另外,依據 江友中 博士論文(2002),提出在蘭嶼、綠島、台灣東南沿海部分生長的為八丈芒Miscanthus condensatus]。除了芒屬植物外,一樣在秋天開花,容易與芒屬植物混淆的種類如下:


○甜根子草Saccharum spontaneum:甜根子草與甘蔗同屬,又稱之為猴蔗,生長在河床或沙洲上,葉片較芒草狹窄,花色潔白


○蘆葦Phragmites australis:禾本科,蘆葦屬,生長在淡鹹水河口沼澤溼地、沙洲或河堤等地,莖中空,節間明顯,花穗為黃褐色


○開卡蘆Phragmites karka:禾本科,蘆葦屬,開卡蘆通常生長在山區的溪畔或溼地上。莖粗而高大,花為密集的圓錐狀花序,在秋季綻放,與芒草不同在於節間會分枝


○蘆竹:禾本科,蘆竹屬,分布於低海拔河岸、沼澤或邊坡,植珠叢生,莖中空,葉寬,多年生高大草本,秋天開花,桃園縣蘆竹鄉就以它為名。


◎芒花在生態上具有水土保持的功能。


俚語與氣候:『菅芒花那開,冷死老烏龜。菅芒花那紅,冷死老大人。菅芒花那白,冷死老老爸。菅芒花那謝,冷死老乞丐。』


掃帚的應用:將芒花收割後綁成掃帚,送到市場上出售貼補家用,是農家的業餘收入之一。除了芒草之外,蘆葦和開卡蘆的花絮也可供掃帚使用。


葺屋頂:芒草是早年生活最重要的建材。


◎農業上的使用:以芒草桿來搭瓜棚、豆架替代竹子的功能,葉子收割後,可提供種植蔬菜瓜果等舖田畦之用,避免雜草叢生。


圍籬、防風使用。


◎焦煤在塑化工業未發達前,就是利用芒草袋包裝。芒草尚可編織芒蓆供曬魚乾、窗簾所用。


食用的功能:芒草可實用的部分有芒草筍、芒花心等。


牧草功能:禾本科植物是提供牧草食草的主要來源。


染料功能:芒草可提供黃褐色染料。


祭祀、祈禱、辟邪等功能:不論是高山原住民,平埔族或是漢移民均有使用芒草的紀錄。


童玩:葉及花軸編織童玩既好玩又美觀。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joh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