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賺多少不重要,賺多久才是重點!」致富的 3 大原則與 7 個關鍵
 
很多人害怕上班的收入不確定,
上班族急於尋找雙薪,
下班之後還要辛勤工作,
以為這樣就可以遠離貧窮。
 
其實,無論兼做幾份工作,
單靠增加工時獲得的收入
是永遠無法讓你擺脫貧窮的
該怎麼做?
 
接著看下去... 
 
想致富,大家應記住 3個原則 :
 
1. 凡是不可持續的,就不值得羨慕
 
擁有金山跟銀礦,其實不值得羨慕。
與其選擇萬貫家財,倒不如選擇一個會持續冒出錢的杯子。
 
“持續冒出錢的杯子”,這就是持續收入的概念。
“賺多少錢不重要,能賺多久才是最重要的。”
 
2. 徹底改變收入結構
 
很多人窮盡一生之力,幾乎淪為工作的機器,
卻一輩子無法致富。
收入結構,才是決定這個家庭是富有還是貧窮的關鍵因素。
調查發現大部分的家庭,通過工作獲得的收入是佔絕大部分的比例,
約 95% 的收入都是來自上班所獲得的薪水這個部分。
 
在不工作時獲得的收入,
如利息收入、房租收入、退休金、版稅等,
一般家庭在這個方面的收入比例就低一些,
大約只有5%,甚至沒有這樣的收入。
因此要改變收入結構,我們就必須 “增加 不工作時的收入”
 
若能將原本只佔約5%的不工作時的收入提升到95%以上,
我們就可以擁有真正的財富,並且打造一個永不缺錢的計劃!
 
3. 全家至少有一人要創造持續收入
 
每輛車都有第 5 個輪胎,就是備胎,
你有為家人準備“持續收入”的備胎嗎?
聰明的家庭知道未雨綢繆,
甚至可以讓家中賺錢的人不那麼辛苦。
 
徹底改變收入結構,追求持續收入是唯一的選擇。
因此,要遠離貧窮,全家至少要有一個人創造持續收入。
 
 
 想致富,更要學做人!
大家更應要記住7個關鍵:
 
人的一生都在學做人,
學習做人是一輩子的事,沒有辦法畢業的。
人生不管是士農工商,各種人等,只要學習就有進步。
 
泰國的傳奇人物白龍王告誡: 人只要脾氣好,凡事就會好。
很多人來到這裡都問我︰
我的事業好不好? 家庭好不好? 孩子好不好? 姻緣好不好?……
 
我只是回答一句︰你的脾氣好不好? 
 
人生不管是士農工商,各種人等,
只要學習就有進步。
 
1. 學習認錯
 
人常常不肯認錯,凡事都說是別人的錯,
認為自己才是對的,其實不認錯就是一個錯。
 
認錯的對象可以是父母,朋友,社會大眾、上帝,
甚至向兒女或是對我不好的人認錯,自己不但不會少了什麼,
反而顯得你有度量。
學習認錯是美好的,是一個大修行。
 
2. 學習柔和
 
人的牙齒是硬的,舌頭是軟的,
到了人生的最後,牙齒都掉光了,舌頭卻不會掉,
所以要柔軟,人生才能長久,硬反而吃虧。
心地柔軟了,是修行最大的進步。
 
一般形容執著的人說,你的心、你的性格很冷、很硬,像鋼鐵一樣。
如果我們像禪門說的調息、調身、調心,
慢慢調伏像野馬、像猴子的這顆心,
令它柔軟,人生才能活得更快樂、更長久。
 
3. 學習生忍
 
這世間就是忍一口氣,風平浪靜,退一步海闊天空;
忍,萬事都能消除。
 
忍就是會處理、會化解,
用智慧、能力讓大事化小、小事化無。
要生活、要生存、要生命,
有了忍,可以認清世間的好壞,善惡、是非、甚至接受它。
 
 
4. 學習溝通
 
缺乏溝通,會產生是非、爭執與誤會。
最重要的就是溝通,相互了解、相互體諒、相互幫助,
大家都是龍兄虎弟,互相爭執、不溝通怎麼能和平呢?
 
5. 學習放下
 
人生像一隻皮箱,
需要用的時候提起,不用的時就把它放下,
應放下的時候,卻不放下,
就像拖著沉重的行李,無法自在。
 
人生的歲月有限,認錯、尊重、包容才能讓人接受,
放下才自在啊!
 
6. 學習感動
 
看到人家的好處,要歡喜;看到好人好事,要能感動。
感動是一個愛心、菩薩心、菩提心,
 
在幾十年的歲月裡,
有許多事情、語言感動了我們,
所以我們也很努力的想辦法讓別人感動。
 
7. 學習生存
 
為了生存,要維護身心的健康,
身體健康、心情安定 不但對自己有利,
做事情 也會讓朋友、家人放心,
無形中,也是一種 孝親的行為喔。
 
不因一時賺得多,而志得意滿;
不因一時賺得少,而灰心喪志!
記住,「經歷」是你最好的履歷,
「思考」更是你成功的關鍵!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joh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