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統,我可以有兩片肺葉嗎?」作家張曉風投書本報,希望政府留下台北市南港二○二兵工廠這片一百多公頃的沼澤綠地,也為當地的白鷺鷥、台灣藍鵲、松鼠等「原住民」請命,別奪走台北市最後一塊大型綠地。

二○二兵工廠是大安森林公園的七倍大,是台北市區最後、也是最大的單一土地,過去因列入軍事管制區,人跡罕至,而綠地結合沼澤,成為生態豐富的城市溼地。


溼地總是和泥濘而貧瘠的土地畫上等號,給人無用、不值錢的刻板印象,也因此常被拿來填土開發成工業區或住商用途,但溼地真是一無是處的邊陲之地嗎?


全球溼地 年產值15兆美元


事實正好相反。溼地與森林、海洋並稱全球三大生態系統,是水生與陸地生態系統最精采的過渡地帶,也是全球生產力最高的地區之一,生產力是一般良田的二點五到四倍;依溼地保護組織「拉姆薩公約(Ramsar Convention)」評估,全球溼地每年產值高達十五兆美元以上。


環保署主任秘書劉銘龍指出,溼地是人類文明的搖籃,也是食物主要來源,它和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像東方人仰賴的米食、香甜的茭白筍、調味用的食鹽、活跳跳的生猛海鮮…等,全都來自溼地;人們靠溼地飲水、耕作,也用它養殖水產,像潟湖、潮間帶常用來養殖文蛤、牡蠣等。


農漁寶庫 人類文明的搖籃


此外,溼地的土壤和植物間的孔隙讓生物得以遮風蔽雨、躲藏棲身,加上有不少浮游生物作為食物來源,因此孕育多樣性的生態,吸引魚、蝦、貝、蟹前來覓食與繁殖,進而豐富近海生態,供應人們食物;而許多特有動植物在此棲息,也讓溼地成為重要的生物基因庫。


溼地還有調節洪流、補注地下水、淨化水質、調節微氣候等多種功能,但什麼才是溼地?大致上可分為天然和人工溼地兩種,從海岸地區常見的沙洲、潟湖、河口,到內陸的湖泊、沼澤…等,都是天然溼地;像埤塘、魚塭、人工湖、菱角田、鹽田,以及為了淨化生活汙水所開闢的大型溼地…等,都屬人工溼地。


台灣溼地保護聯盟說,各國對溼地的解釋和定義不同,但依據一九七一年二月二日在伊朗小城拉姆薩簽定的拉姆薩公約,溼地必須包含水、土壤及水生生物三大要件,且在「水深六公尺以下的區域,包括草澤、林澤、泥澤及水域,無論自然或人為的、永久的或暫時的、其水為靜止的或流動的,抑或淡水、半鹹水或鹹水所構成的地區,包含低潮時水深不及六公尺的海域。」


保護溼地 百餘個國家締約


拉姆薩公約是聯合國第一個處理環境議題的公約,也是保護溼地的全球憲法,至今超過一百四十四個國家締約,締約國被要求至少成立一處重要溼地保護區,全球因此有了一千四百個以上的重要溼地保護區。


以二○二兵工廠溼地為例,部分水域底層舖了水泥,這樣算不算溼地?海洋大學教授邱文彥指出,溼地應以功能作為判斷基準,只要有生物多樣性、調節氣候、水資源涵養等功能就應視為溼地。


例如台灣西南部的鹽田為了曬鹽,底下舖了陶片,被公認是沿海溼地;高雄澄清湖附近的鳥松溼地公園,原本是自來水公司建造的沉砂池,底部是水泥的硬舖面,但沉砂池淤積的泥砂形成河川底泥的效果,孕育豐富的生態。


水生植物 吃光廢水中的毒


近來環保署結合各縣市大力推動人工溼地,就是看上它有上述多種環境正面效益,蓋一座汙水處理規模相當的人工溼地,造價只要汙水廠的十分之一,它利用水柳、香蒲、蘆葦、齒葉夜睡蓮、菱角等水生植物,吸收汙水中的有機磷、氨、氮等「營養」,水生植物長得茂盛,水質也變清澈,因此有「大地淨水器」之稱。美國南加州缺水地區,就拿人工溼地過濾後的水補注地下水,讓抽用地下水不虞匱乏。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joh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