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5億年前:假如月球不曾形成

地球上的生命與現在相比將大不相同;


當然,這是說,如果存在生命的話。

沒有了月球,沒有了漸漸退去的潮汐,


那麼地球的一天可能只有8小時左右。空氣中將含有豐富的氧氣,


但也會有更多的二氧化碳。


由於自轉速度很快,地球上將狂風大作,樹木不再生長。


動物可能必須長得十分強壯,要有外殼的保護,但並不高大,


它們的新陳代謝會很快。


月球能平衡地球自轉,如果沒有月球,


地球的氣候變化將十分劇烈———乾旱、洪水、冰凍時有發生。


6500萬年前:假如恐龍沒有滅絕


如果地球沒有與小行星相撞,氣候不會受什麼影響,


物種也會繼續生長繁衍。恐龍、鳥類或是哺乳動物中可能會產生智慧,


因此,它們也會依靠頭腦而不是蠻力生存。

有一天,某種類似於人類的動物可能會面臨與恐龍相似的命運。


然而,地球確實與小行星相撞了,儘管恐龍滅絕了,


但一些像老鼠—樣的哺乳動物鑽到了灰燼中倖存下來。


5000年前:假如同性戀是一種選擇


人類的文明史已過5000年。為了回答這個5000年以來的「假如」問題,我們不妨探討一下這個問題:假如一個人能夠正視自身的價值,


不為旁人的觀念所左右,假如一個有力量,有勇氣,


能夠勇敢而誠實地面對環境的壓迫,


假如一個人知道快樂要靠自己去尋求與創造,


假如一個人的行為基於真理與道義,而非習俗與訓導,


假如一個人拒絕屈從於人人只會和只能與異性相愛的謊言,


假如一個人懂得同性戀並不僅僅是關係到性,那麼現今的人類完全有理由選擇探索同性戀的文明,絕大多數都會成為同性戀者。


公元前760年:假如孔子是女人


假如孔子是女人,那麼在古今中國意識中最高的傳統權威形像就會是孔婦人。這位孔婦人依舊講仁,一貫之道仍是忠恕,但具體展現的社會秩序則由「君君,臣臣,父父,子子」變為「君君,臣臣,母母,女女」了!


2000年前:假如耶穌是女人


假如耶穌是女人,那麼她的十二門徒一定會是女的!就像中國「紅樓夢」的十二金釵,那麼「大女子主義」必定要傳承古今,以使男權難得伸張?

耶穌既然是女的,猶大當然是男的,則理所當然進行背叛。假如女耶穌釘上了十字架,那麼象徵意義似乎更會強烈,而且讓會讓當今的「沙豬」們看戲時,還能得到扭曲變態的心理補償。


公元476年:假如羅馬帝國沒有滅亡


工業革命將推動一個統一帝國的發展。羅馬帝國必須要覆滅嗎?軍事上失敗之後,統治者們曾試圖建立「天然邊界」,這阻礙了國家的發展和經濟進步。他們已經擁有先進的技術,並且距蒸汽機的發明僅有一步之遙;但這些東西只是被當作玩具,羅馬就這樣與工業革命的良機失之交臂。


1441年:假如中國探險家發現了美洲


假如中國探險家發現了美洲,新大陸的發現將比哥倫布早50年。在15世紀的明朝前期,在印刷術,火藥,航海等方面領先於世界的中國人開始探險。一位名叫鄭和的太監組建了一支偉大的探險航海隊伍。他於1405年開始第一次「下西洋」,目的是發展新的貿易關係。在中國人的「寶船」船隊中,最大的一艘船長400英尺,重1500噸,西方在幾十年以後才出現類似的船。鄭和先後七次下西洋,他為祖國帶回了一些外國的新鮮事物,同時也令所到之處無比敬畏。

鄭和本應先於哥倫布發現新大陸,但掌管著皇室官僚機構的儒家學者把他的航行視為一種威脅。1436年,這些儒家學者說服了中國皇帝,使他認為中國無需與那些未開化的蠻邦往來。


1929年:假如沒有抗生素


自從人類發明抗生素以來,人類便有效地抵抗住了各種細菌的進攻。在人類與細菌的「戰爭」中取得了絕對性的優勢。很難想像現代人類如果沒有了抗生素,或者抗生素失靈了,那麼,這個世界會變成怎麼樣子呢?

假如沒有抗生素或是抗生素失靈了,人類也會像入冬時剛出殼的雞仔那樣,經不起任何的受傷與疾病。當然,體質好的人會用自己的免疫力來抵抗一陣子,但這不是好的辦法;體質一般或體質瘦弱者,只好白白地等死,這是何等的悲慘!


1945年:假如德國贏得了二戰


擁有V2火箭技術的納粹將是第一位太空征服者。盟軍轟炸過後,德國在波羅的海岸邊的佩訥明德V2火箭基地已幾乎被夷為平地。但這裡曾是世界第一個火箭基地。韋恩赫爾·馮·布勞恩就是在這裡研製出V2彈道導彈,V2可以說是美國和蘇聯後來的太空計劃的「祖先」。

如果英國在1940年法國淪陷後與德國停戰,如果希特勒沒有做出進攻蘇聯這個毀滅性的決定,或者如果納粹先於美國製造出原子彈,那麼希特勒就可能會贏得二戰。這樣一來,佩訥明德就可能成為一個太空中心。到1945年,馮·布勞恩的計劃已經相當成熟。他所設計的A10已經可與1962年發射的「宇宙神」火箭相媲美。馮·布勞恩後來主持了1969年的「阿波羅」登月計劃。德國人本可以在更早的時候登上月球的。他們還可以在月球上建立一個導彈基地,對美國發動進攻。


1986年:假如美國宇航局繼續向火星進發


1969年,美國宇航局提出了繼「阿波羅」之後的雄心勃勃的未來計劃。在接下來的80年代,除了宇宙飛船外,美國宇航局還要發展空間站,月球基地,核火箭,還要進行火星探測。從技術上講,這本是可以實現的。但地球唯一的天然衛星已經讓人大為失望。如果能在月球上發現水,那麼月球有可能成為地球重力場之外的一個補給站。

1965年,首次接近火星的「水手4號」發現這是一個無比荒涼,沒有空氣,坑坑窪窪的星球。突然間,沒有值得去探索的地方了。美國宇航局的太空計劃幾乎全部停下來了。尼克松總統允許其中的一項保留下來,即沒有地方可去的宇宙飛船。如果能不斷積累關於軌道飛行器裝配的專業知識,並堅持進行長期探測,這些火星探測任務應該是能取得一些成績的。


2005年:假如伊拉克打敗了美英聯軍


在2005年間,以美國為首組成的聯軍全面入侵伊拉克,發起了一場前所未有的「倒薩戰爭」。假如這場戰爭是伊拉克打敗了美英聯軍。那麼美英聯軍的統帥們會受到現在的審判嗎?而且即將處以死刑的頭號戰犯又會是誰呢……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joh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