伐木業衰退,緬甸大象陷入失業危機

森林的退化,以及三年前頒佈的一項禁止原木出口的法律,讓緬甸陷入大象失業危機。數千頭大象失去了工作,而許多大象很難接受這個現實。
緬甸瓦卡魯普——悶熱叢林中,在陡峭的山坡拖着巨大的樹榦上上下下是一項艱巨的工作。但緬甸伐木大象的所有者說,還有比這更糟糕的:那就是根本沒有工作。
Wa Kalu Pu叢林附近,本月某晚覓食後,一位象夫正在為他38歲的大象Hsar Hlay洗澡。這隻大象失業後現在無所事事。
「他們變得更易怒,」64歲的漆盛(U Chit Sein)說,他的八頭伐木象現在每個月只能工作幾天。「沒有工作,它們越來越胖。公象整天只想交配。」
世界上圈養大象數量最多的緬甸,大象擁有近乎神秘的地位。數百年來,在連現代化機器都仍然無法涉足的叢林中,它們幫助從中運出珍貴的柚木和硬木
現在,大約5500圈養厚皮動物的未來,成了負責監管它們的政府官員的頭等大事。「失業真的太難受了,」蘇德佩(U Saw Tha Pyae)說,他的六頭大象在過去兩年都沒有工作。
「不能伐木了,因為樹已經不多了。」
緬甸著名的大象專家凱吳瑪(Daw Khyne U Mar)估計現在有2500頭失業大象其中很多在緬甸東部叢林,距離泰國邊境大約兩個半小時路程。
這一數字意味着大象的失業率達到40%左右,而緬甸人的失業率約為4%
「這些大象大部分不知道該做什麼,」凱吳瑪說。「大象主人負擔很沉重。養大象花費高昂。」成年大象體重約一萬磅每天需要400磅食物,而除了馬戲團和伐木外,工作機會有限。
 
伐木非常辛苦。但大象專家說,繁重的工作是緬甸大象仍然相對健康的一個原因2008年的一項研究表明,緬甸的伐木象有嚴格的工作和娛樂計劃
壽命是歐洲動物園中大象的兩倍。相比於動物園動物19的年齡中值,這些大象的年齡中值為42歲。
 
一些伐木象可以活的更久。「你經常可以看到工作的大象可以活到5060,」居住在泰國的大象行為專家約書亞·普拉尼克(Joshua Plotnik)說。
「這一切都歸結於營養和妥帖的照料。」專家表示,目前已知的是大象在工作中會表現出滿足感,而失業可能會讓它們意志消沉
 
「我不想將它們擬人化,」一家大象救援中心——泰國金三角亞洲象基金會(Golden Triangle Asian Elephant Foundation)——的大象和保護活動負責人約翰·愛德華·羅伯茨(John Edward Roberts)說。「但是,如果你把那些給它們的身體和精神帶來娛樂和伸展的東西從生活中拿走了——那是很艱難的。」
對緬甸大多數人來說,事情正在好轉。經濟發展迅速,而在經過多年殘酷的獨裁統治後,民眾正享受新獲得的自由但這裡民主的曙光意味着大象命運的逆轉
在過去幾十年里,當緬甸人遭受獨裁統治時,生活對大象而言無疑更輕鬆一些。
軍政府堅持英國殖民時期制定的嚴格大象勞動法:每周工作5天,每天8小時,55歲時退休,法定產假、暑假和良好的醫療服務目前仍有由政府經營的大象生育營地和退休社區
在一個多年獨裁統治時期缺乏最基本社會保護的國家,大象勞動法很大程度上得到尊重,負責照顧它們的人說,部分原因是勞累過度的大象是一種非常危險的動物。
 
每頭伐木象都有自己的記錄本,上有緬甸木業公司(Myanma Timber Enterprise)管理的醫療和工作記錄。這是一家政府公司,人們往往以其首字母縮寫MTE來稱呼它。
「與我在其他國家看到的大象相比,MTE的大象真的很健康,」蘇珊·米科塔(Susan Mikota)博士說,她是國際大象護理協會(Elephant Care International)獸醫計劃與研究負責人,
這是一家總部設在美國並致力於大象福利的慈善機構。「它們食用天然飼料,它們可以自行搜尋草料。它們有健康的肌肉骨骼身體狀況。它們得到很好的鍛煉。」
2008年研究報告的合著者喬治亞·梅森(Georgia Mason)說,肥胖似乎是動物園大象壽命降低的主要因素她說隨後的研究發現,出生在動物園的幼象比那些出生在伐木營地的重15%
隨着森林退化和伐木業衰退,失業大象的數量也可能會增長,而政府正在探索將一些大象放歸山林的可能性。
總部設在美國的動物保護組織野生動物保護協會(Wildlife Conservation Society)的大象協調員西蒙·赫奇斯(Simon Hedges)表示,這是一個「令人興奮的機會。」
但他和其他人告誡說,還需要解決圈養大象傳播疾病給野生種群和襲擊村莊掠奪食物等問題「一些更為激進的組織認為可以將所有的圈養大象放歸野外,
但說得容易做起來難,」赫奇斯說,他去年在緬甸參加了由緬甸政府主辦的關於大象未來的會議。「大象體型巨大,是一種危險、可怕的動物。
很難讓它們遠離農作物。大象所有者會定期將自己的大象放入叢林覓食,而且常常被迫因它們毀壞莊稼而賠償村民。「叢林里已經沒有太多空間供它們生活了,」
大象所有者漆盛(Chit Sein)說。根據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Food and Agriculture Organization of the United Nations),自1990年以來緬甸森林覆蓋面積已下降了42%
在他們等待解決方案時,大象所有者正以各種方式應對失業的狀況。有些人將他們的大象賣給了泰國商人,在那裡這些大象將進入泰國的旅遊業
被用在大象表演和叢林穿越等活動中。嚴格來說,未經官方許可而出口大象到泰國的做法是非法的,但大象所有者說這種情況越來越頻繁。
但其他所有者說,他們不能忍受出售大象的想法。「我不知道要怎麼處理我的大象,」蘇打比(Saw Tha Pyae)說,和許多大象所有者一樣,
他的大象也是繼承自父母而來。「但我絕不會賣它們,絕不!我太愛它們了!」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joh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